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bloomsbutterfly.gif (20179 字节)

再论诗词创作如何出亮点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图片


  再论诗词创作如何出亮点
  王青松(武汉)

  章法匠心出亮点,纵横铁笔破云烟。《试论诗词创作如何出亮点》一文,在《大型月刊?诗词版》、《长白山诗词》和《东坡赤壁诗词》等省内外十二家刊物发表转载后,引起省内外一些专家、教授、老师和诗友的关注,纷纷给我来电来信,既赞赏出亮点的理念和途径,又直言不讳地指出:在文学创作历史长河中,要实现出亮点的宿愿,必须熟练掌握创作诗词之章法。希望我挤点时间,不惜笔墨,结合实际,再写篇章法结构出亮点的文章。顺应大家之期盼,本着抛砖引玉,我也不怕献丑,谈点章法结构出亮点的意见,与大家商榷。
  纵观近二十年来诗词复兴的历史,横看全国百万大军创作诗词的现实,虽说精品像珍珠一样,一串连着一串,令人目不暇接,但标语口号之作,逻辑语言之作,格律溜之作,结构松散之作,竟境不深之作比比皆是,开卷可见。究其原因,虽然很多,但我认为,主要是没有熟练掌握、运用起承转合之章法,显得结构松散,有句无篇,旨意分散,意味中断,气脉不通。虽说写绝句和律诗布局谋篇的手法很多,既可中两句或前四句抒情,后两句或后四句写景,又可四句或八句都写景,四句或八句都抒情……但对于初学者,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格律诗词创作的一般规则。只有规则烂熟于心,轻车熟路,才能逐步走向创作手法变化莫测,匠心独运。在唐宋时期,诗人词家创作格律诗,大都遵循没有明文规定的起承转合,直到元人杨载的论著《诗法家数》问世,才对格律诗明确提出写诗要法“起、承、转、合”。从历史回到现实,如何才能掌握起承转合之章法,使作品跌宕起伏,意境深远出亮点呢?我认为,无论写绝句或律诗或词,都应该做到以下四点:起句闪电,势如破竹;承句鸣雷,卧龙出海;转句跳高,天马行空;结句合拢,钟声回荡。接下来,请允许我采用蒙太奇及跳跃手法分述如下。
  一、起句闪电,势如破竹
  把主观创意变为客观亮点,难得起句精彩破题。元人杨载有谓:“破题,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诗法家数?律诗要法》);明人谢榛亦谓:“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四溟诗话》)意思是说起句破题,如同云天闪电,暴雨欲来,风卷波浪;或像点燃爆竹,鞭炮齐鸣,烟花冲天。强调首句或首联一出,就有亮点吸引人们的眼球。其形与神就像英俊潇洒的帅哥,或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或像盛开的鲜花,或像直插蓝天的大树,或像顶天立地的高山,或像波澜壮阔的大海……让人情不自禁、目不转睛,非看下去不可。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应善于破题。破题分为绝句破题、律诗破题和词的破题。首先,说绝句的破题。破题闪电,吸引眼球。无论是写咏物寄意、咏史吟今,还是叙事感怀、理念入诗,都应势如破竹,先声夺人。例如唐人王昌龄七绝诗《出塞》(一)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临“关”,诗人缀以“秦”、“汉”二字,并以两个“时”字重复强调,明月临关的景象顿然获得了一种悠远的时间概念。明月已不仅仅是离别的象征,它仿佛成了历史的见证人。清辉照关,千古不变,所变的是时代和人。首句切题,时空悠远,目光一亮,沉思许久。接着,说律诗的破题。首联破题,紧扣题目,发端铺垫,笼罩全篇。如唐人杜甫七律诗《登高》的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首诗不仅首联起对,“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而且当句自对,“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堪称工对。第三,说说填词的破题。有人认为写格律诗要讲起承转合之法,填词比较自由,不必讲起承转合了。其实不然,从填词的实际情况来看,填词不仅要讲起承转合,讲平仄、对仗、押韵、音律,而且还要掌握填小令、中调和长调的规则。无论是填豪放型的词,还是写婉约型的词,都应韵律和谐、品位高雅、妩媚生动、含蓄婉约、意境高深。因此,填词比创作格律诗还要难。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语言,没有驾驭语言和旨意走向的能力,是填不好词的。那么,如何填好出亮点的词呢?我们还是先从首句破题说起吧!无论是写景破题、叙事破题、发问破题,还是咏史破题、吟今破题、议论破题,首句都要善于发端,旨意高奇。请看北宋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首句“大江东去”破题,笔力排空,气势雄浑。可以想像,作者站在长江岸边,眼望不尽长江滚滚东去,胸中豪气澎湃,一发难收。“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的“风流人物”,是指那些曾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无论他们多么了不起,终将难逃被掩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也不排除对“风流人物”的赞赏和崇敬,揭示了唯物史观。
  二、承句鸣雷,卧龙出海
  既然首句破题犹如闪电、大气磅礴,承句就应该像雷鸣长空,倾盆大雨,卧龙出海,喷珠吐玉。元人杨栽《诗法家数?律诗要法》强调承句“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即强调意脉不断,但却可匠心独运,别开生面。起承紧、脉不断、气不隔、意相通。无论是写绝句的承句、律诗的承句,还是写词的承句,要字字切题,层层递进,而不能结构松散,气脉中断,起承脱节。首先,说绝句的承句。承句平庸好写,出亮点较难。然而,只要善于承接,化平为奇,也是可以写得意味无穷、妙趣横生的。例如,北宋苏轼七绝《题西林壁》的承句:“远近高低各不同”,与首句“横看成岭侧成峰”相承,不仅意脉相通、珠连壁合,而且承上启下,气贯神流。我们在鉴赏此作品时,透过云雾,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道道山岭、座座巅峰,留下的印象各不相同,其理念令人百赏不厌,叹为观止。假如把承句改为:“湖光瀑布各不同”,或改为“苍松翠竹立险峰”,虽然词都很华丽,但辞不达意,气脉中断,旨意偏离,如同零珠碎玉,杂乱无序。作者应该有锦线串零珠碎玉的功夫,让每个字在作品中闪闪发光。第二,接着说如何写好第二联。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旨意,一浪接一浪,气脉相通,意境相连。不能首联写电闪雷鸣,第二联写星转斗移;第一联写阳光灿烂,第二联写肝肠寸断;第一联写冰川熔化,第二联写鲜花调谢……而应在构思布局时,从逻辑的角度,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请看杜甫《登高》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相对仗。不仅第三句承对第一句,第四句承对第二句,承对得气脉相通,而且第四句与第三句对得天衣无缝。“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玉落银盘,字字闪亮。其旨意不仅表达了作者博大胸怀,而且揭示了事物新陈代谢之规律。千百年来,令鉴赏者赞不绝口,拍案叫奇。第三,如何写好词的承句?如果说诗的承句要庄重雄健、大气境阔,那么词的承句就应该写得含蓄婉转、跌宕起伏。无论是平面型的承接,还是立体型的承接;无论是豪放型的承接,还是婉约型的承接,都就匠心铁笔,穿透血雨。请看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承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段词的承句历史感之深厚,也就在于这种意境感人。“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据说西边的旧营垒,是三国时周瑜一战成名的赤壁。接下来,“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写得极有气势,将赤壁之险峻尽述无遗。我们鉴赏此承句,恍惚看到了江岸的嶙峋怪石,如利箭直插苍天,耳边听到了惊天动地的拍岸水声,而白茫茫的江面上,层层浪花,如堆雪般被江风鼓荡而起。这是一幅视、听立体画,给人极为深刻的感受。至此,一个广阔的时、空环境已营造成功,读者将随承句,神游于历史的长河中。上片的末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感慨的语气极强,而且言已收而意未收,很自然地引导读者鉴赏下片。
  三、转句跳高,天马行空
  元人杨栽《诗法家数》中指出:“颈联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张其俊教授对此论解释说:“所谓‘相应’,即相互照应,藕断而丝连,意脉不断,遥相呼应,不即不离,亦即亦离。所谓‘相避’,即是要相回避,要从相‘承’处跳脱出来,或由实而虚,跃上更高的台阶,又推开一层,另辟新境,以大跨度的腾跃、超常规的跨越之态势,跨入一个别开生面的新的审美境界。”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联、词的过片都是转折点。既要笔锋陡转,出其不意,转出新意,意转脉不断,又要上下照应,别开生面,令人遐思。就像跳高运动员一样,起跑、助跑、加速,腾空而起,跳得越高越好;或像飞流的瀑布,从峰巅跌入深潭;或像井喷,喷礴而出;或像“嫦娥奔月”,绕月飞行;或像孙悟空腾云驾雾,一跟斗十万八千里……极目万里,思联千载,旨落现实。联系创作现状来说,我看到很多绝句,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写景,第三句本应转折,可他还在写景;律诗也是如此,第一联写景,第二联写景,第三联本应跳高,可他还在写景。不是说这样写不行,而是说你把景写得再美,但景中无人,作者情和意哪里呢?因此,写好转句大有文章可做。在这里,我要不惜笔墨,多说几句。首先,谈谈写绝句的转句。在议论如何写好第三句时,我经常听到诗友们说:“我们知道第三句要转,但不知怎样转,如何才能转出新意?”其实很简单,只要顺着第一句、第二句所要表达的旨意,像撑竿跳高运动员一样,按照规则,瞄准目标,使劲往前冲,尽情往上跳,跳到最高处,不仅意脉不断,而且有新意,感觉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就算转句成功。第三句跳得高,第四句便水到渠成。请看唐人孟郊七绝《登科后》的第三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与首句“昔日龌龊不足夸”成鲜明对照,与第二句“今朝放荡思无涯”一脉相承。不仅跳得高,而且转出新意。作品给读者的印象,似乎诗人想把过去失去的一切,在登科一天中全部补回。“春风得意”得像天马行空一样,在狂热的长安城中,纵马驰骋,感到“春风”腾起了他坐下的马蹄,迅“疾”似飞,人在“春风”中得意,“得意”地要在“一日”之中“看尽”那看不尽的名花。第二、怎样写好第三联?第三联既要对仗,又要转折,还要转出新意,确实不易。然而,只要紧扣旨意,笔锋陡转,另辟蹊径,出新意的愿望也是可以变为现实的。请看爱国诗人陆游的七律《书愤》第三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与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以及与对仗工整的第二联“楼船雪夜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相比,看似语意和气势不如前四句,实则笔峰陡转,反差鲜明,转出了新意。遥想当年,诗人年轻时,披甲上阵,驰骋沙场,主张抗金,收复中原,但终因当权者的昏庸与“偏安”而化为乌有。作者曾因主战而被免职,或多年投闲置散,蹉跎岁月,壮志难酬,多么可悲。此时,揽镜自照,鬓发衰斑,又何其可叹!诗人的毕生宏愿是成为“塞上长城”,“自许”两字极为悲壮,可是一个“空”字,又把这豪壮之后的悲愤和沉痛表现得淋漓尽致。下句的一个“先”字,又把壮岁已逝,世事仍艰那种不穷的遗憾流露出来,如泣如诉。因为这两句是紧接着气势雄伟的上联而来,所以与上联的气势形成强烈的对比:往事与现状,理想与现实,两者之间的距离是这样的大,诗意也就犹如飞流的瀑布,从峰巅陡然跌入万丈深渊,顿生悲凉。全诗的高潮和深远意境由此而出。第三、如何写好词的过片?填词的一般规则: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上片抒情,下片写景;上片咏史,下片吟今;或上片吟今,下片咏史……过片转折,要么文辞豪放,意境高奇,词中有诗,词中有理念;或者妩媚“刷色”,婉转含蓄,情感缠绵,音律感人。请看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过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回忆周瑜与小乔成婚的情景,用了“遥想”二字,可谓填词“刷色”;周瑜少年拜将,内有娇妻,外受君宠,可谓春风得意,“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写赤壁之战时周瑜的潇洒和大将风度。英雄形象在词中写得如此传神,这在词史上是一个创举,故而有文学史的意义。“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作者把飞扬的情思拢回现实中,不禁生出无限感慨:作者比周瑜年长十多岁,仕途屡受挫折,事业上也没有成就,深深感到自愧不如。道出了词中不仅要写景,更应画中有人的理念。
  四、结句合拢,钟声回荡
  明人谢榛《四溟诗话》有谓:“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张其俊教授说:“一首好诗词,往往会在结穴处给人留下绕梁余音和久久难忘的回音。”“结句多彩多姿,或以景结情,或以事寄意,或以情深化,或以理升华,且常与转句联袂配伍,相得益彰,皆各有千秋,别具韵味。”写绝句的合句、律诗的合句以及词的合句,都要布局结构严谨,章法错落有致,首尾遥相呼应,气脉上下不断,意境高深空灵,犹如钟声回荡长空,撞击人们的心灵,激起共鸣,言已尽意无穷。第一,先说绝句的合句。所谓合句,我以为是总结合拢性的句子。前三句未说完的话,在第四句要全盘托出。再看唐人王昌龄七绝《出塞》的合句:“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在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悠悠时空的铺垫,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历史悲剧的承接,以及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的深切怀念、假设之后,才引出了具有逻辑关系的合句。不仅回答了“人未还”的问题,而且与首句“秦”“汉”历史典故相呼应,令人沉思。第二、如何写好律诗的合句?律诗的合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可以情结,也可景结;可言哲理,亦可出警句……请看南宋文天祥七律《过零丁洋》的合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个人出生作铺垫,第二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历史背境相承接,以及第三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情感转折,才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千古传颂的合句。前面的三联,诗人通过纵横两方面的描述和抒发,把国仇家恨泻染到高潮,沉郁悲壮的情绪也推到了极顶。此时此刻,作者仍然斗志昂扬,慷慨陈词,表达了他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直抒胸怀的合句,成为合拢全篇的警句。第三,如何写好词的合句?词的合句,既可以情作结,也可以景作结;既可直述作结,也可含蓄作结;既可议论作结,也可发问作结……无论怎样作结,都要贯穿逻辑思维的理念,考虑事物的因果联系,照应上下片所要表达的旨意,极力把情感引向高潮,把意境提到巅峰,让理念穿透苍穹,像钟声一样回荡长空,撞击人们的心灵,激起亿万人民的共鸣。在这里,我再举一个大家熟悉的词例——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特色是全词咏月,即物寄意。上片自喻孤高,下片寄托离情,最后由兄弟之情化出,关涉到整个人类,引出了千古传唱的合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结句意境既豁达神奇,又含蓄隽永,使全词完成了一个从淡淡的哀怨向明快的乐观转化的过程,收束很妙,把读者带到了清澈明朗的境界。通观全篇,结构新奇,布局错落有致,意绪起伏不已,关涉虽多,收束却很有力,不愧为大家名篇,令人叹为观止。
  虽说“千个师傅千个法”,但要步入诗词的文学殿堂,就必须掌握、运用“起承转合”之章法。此章法既是独立的要法,又是整体的流程,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只有认真学习、研究并借鉴古今诗人词家的创作手法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灵性构思能力,就可以把心目中的亮点变为笔下的亮点。
  萧建华
  意境及其结构

  中国的文艺作品,自古以来讲究意境。意境在中国文学理论中被视为抒情写意类文学形式的最高范畴。意境,又称境界,或“境”。一篇散文,一首诗词,意境高远,语言精当,就广为流传,千古不衰。流传下来的唐诗宋词元曲,就是如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作了如下的论述:
  词以意境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诗词之所以独绝者在此。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譬如李白的《江夏别宋之悌》,这是一首相当规范的五律,不但循律造势,且含双重意境:
  楚水清若空,遥看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鸣晴日,江涛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此诗作于开元23年(735年),李白年35岁。当时,宋之悌由河东节度使新贬朱鸢经江夏。正值李白初入长安仕途不畅,反归安陆后到襄阳拜会韩朝宗,二人相遇。李白感触很深,就写下了这首诗。
  开头点题,并示宋之悌去向。由江及海,一水相连,蕴涵茫然愁思。“清若空”既是写江水澄沏,还不难看出作者与宋情怀可鉴。颔联“人分”紧承上句,点出“别”字,并结上启下。“分”与“兴”,语意含蓄地表达离别的愁绪与无奈。颈联承“兴”而发。兴者,触物起兴,由外界事物引起内心冲动而创作。上句写明丽之景,作者似乎想借景来纾离愁,但下句凄切的猿声伴晚风而来,心中的愁不仅未遣,反而愁上加愁愁更愁了!到这里,双重意境(外景与内心 )的创造达到了极至。而且,既用古人贯用美景衬托悲情的技法,又以“晴日”对“晚风”暗示送别时间之长,依依不舍。尾联上下反衬,将多年的积郁与悲愤,付于一哭!回映开头,悲泪若随江水浩荡而去,留下一片空间让读者去想象。
  鲁迅先生题《芥子图画谱三集?赠许广平》,是首展现心中境界的题赠诗: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相知。
  这首诗写于1934年,国府与日寇签订《塘沽协定》一年多了。日寇在中国疯狂侵犯,步步逼进,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蹂躏,三千万同胞受欺凌。华北局势危急。国难民灾煎熬着作者正义之心。鲁迅先生同广大国民一样,夫妻颠沛流离,历尽危难。然先生爱国仇敌,斗争矢志不移。灾难中夫妻共勉,互相关爱。诗的高阔意境,今天读来还感人至深。
  意境,就其结构分析,可以看作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文学形象。
  其一,意象。这是作者为表达思想感情创造的一种文学形象。主观之“意”与客观之“意”相结合,“意”是主体,“象”萌于“意”,为“意”的表现提供感情形态。就是说,意象包含主体之情和外物之象。作者凭外物形象驰骋想象,外物之象又在作者情意之中萌生成审美意象。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这是说,抒情写意的文学形象,其意象的特点在于化虚为实,以实显虚。亦即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和景是意象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要素。王夫之在他的《薑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意象又是一个语言事实。作者运用语言艺术,把情景交融的意象表现出来。王夫之又说:“情景一合,自得妙语。撑开说景者,必无景也。反之,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
  杜甫的《绝句》,古今都称赞是一首融情于景、写景寄意的好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诗是杜甫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四句诗写了四种景物,描绘了一幅明丽、清新、开阔、生动的图景。描写的景物动静相间,自然成趣。明丽的景色表现了欢愉的情境。和谐的声律,工整的对仗,是唐诗绝句中少见的高格。
  其二,境生象外。在意象的基础上引发读者思考想象,以致感受到一种境界。这时的意境便有了虚实相生的特点:由情景融合的意象之实萌生出审美想象的境界之虚。也就是说,要产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自然,这“虚”仍然须有生动具体的可感性。请看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此诗是作者被贬郎州后写的。古代诗人写秋多有抛不开萧瑟、荒凉、自伤的情绪,此诗一反旧调,开头就否定悲秋观念,热情赞颂秋日美好,甚至胜过生机蓬勃、万紫千红的春天,表现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思想情愫。次联抓住一鹤排云的事物,描绘了秋高气爽、白云飘缈的开阔景象。在这样的审美意象中驰骋想象,作者不禁诗情冲动,也随白鹤飞向碧宵,营造出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象”的开阔境界。
  其三,韵外之致。“致”,是说意境不仅可以给人们引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思”,并且还应当使人得到言外之意。人们常说的“言外之意”,指的就是这层意思。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他说的“近而不浮”,意思是创造意象要鲜明生动。“远而不尽”是说具有象外之象和深邃的境界。做到这一步,需要特别重视语言的品味。品味言外之意,品味言外之意的韵味。这种韵味会把读者引到从有到无的境界,从而产生新的思考和感悟。
  温庭筠的《菩萨蛮》,细读深品,自会领悟和陶醉词句中所蕴含的韵外之致。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本词是历来公认的名篇,描写一个女子孤独苦闷的心情。上片起首二句写女子隔夜的妆扮。眉色(小山)褪了变,额黄(金)亦明亦暗,发散遮面。三句写起床后“弄妆”的情形。“懒”与“迟”写她外表的倦怠,内心的苦涩。下片开头二句是女子梳妆后的特写镜头:美到极至,艳花一朵!最后二句写穿衣时忽然发现新上新贴的“双双金鹧鸪”。作者只写她眼见,不写心情,让读者从“双双”一字联系上文,去体会其中的寓意。不难理解,这“双双”是反写女子孤独难奈。一见衣上“双双对对”的金鹧鸪,就触景生情:自怜孤单!“双双”是点睛之笔,也是上片“懒”与“迟”的根源所在。全词描写女子,或许也暗寄某人的生世感慨,其言外之意,巧藏其词句之中。
  意境结构的三个层次,通常融合共存于一篇诗文之中,不可也不能截然分割开来。文中所援引的诗词,并不是说某首只有意象,或境生象外,或具韵外之致。笔者只是就其内容、侧重点或特色来说明:意境三个层次的内涵、特点及其在诗词创作中的作用。

2.jpg (7170 字节)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