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少年

 


  在仕途、掌门和爱情之间,他选择了爱情。

  在《白发魔女传》中,卓一航是一位边缘性的人物,在官场与江湖之间,在白道与黑道之间,他曾游离其中,不得不作出选择。

  选择是痛苦的。扬朱到达歧路,放声大哭,因为在歧路口必须选择。而选择就意味自我的承担,意味着只能获得一种可能性,而舍弃了其他无数的可能性。所以,选择的困境是人类终极性的困境之一。

  如果说,玉罗刹的悲剧在于个性与环境的抵牾,那么,卓一航的悲剧就是选择的悲剧。

  他的一生航向,是由许多意外决定的。假定他的父亲没有含冤而死,他的爷爷没有伤心而死,而朝中的奸党又没有陷害他,那么,他就像无数的读书人那样,读书就是为了作官。何况以他的门第与才智,大概还能混个不小的官儿当当。

  然而,一连串的打击逼使他走向江湖。

  亲人的惨死,宫庭内幕的残忍,都使他放弃了仕途。

  事实上,卓一航身上浓郁的名士气,骨子里企求自由的生活,对于功名本来就看得较淡。所以,从官场到江湖的选择,他表现出较为果断的一面,并无太多的忧郁。

  但当玉罗刹出现,在她与武当同人之间作出选择时,他感到:无论怎样选择,都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他自己。

  他陷于两难的处境。

  他与玉罗刹一见钟情。

  洞颇深幽,卓一航行到腹地,忽然眼睛一亮,洞中的石板凳上,竞然躺着一个妙龄少女,欺花胜雪,正是在道观中所遇的那个女子。看她海裳春睡,娇态更媚,卓一航是名家子弟,以礼自持,几乎不敢平视。

  一对小儿女,在雨中的石洞中邂逅,一个儒雅、腼腆、矜持,一个娇媚、乔装、敏感。似乎前世有缘,卓一航为玉罗刹取名,正是她的本名:练霓裳。

  两人在洞中其实已经种下情根。

  所以,当卓一航与其他人一起围攻玉罗刹,发现传说中的女魔头原来就是洞中相遇的那个美丽的楚楚可怜的少女时,便不胜感喟。

  玉罗刹则完全动了情,他见到卓一航站在敌对的一方,“忽然面色惨白,心里难过到极,两颗泪珠忍不住夺眶而出。”“见卓一航眉头深锁,定睛看着他,似有情又似无情,恨声说声:‘你,你……’”

  杀到一半,卓一航发现围攻玉罗刹的人中有满州奸细,才翻然醒悟,与王罗刹联剑杀敌。

  不过,那时卓一航的感情可能还是朦胧的。

  直到玉罗刹与铁飞龙因误会而拼打时,卓一航无意中喊玉罗刹为“练姐姐”,而不像开始时喊“练女侠”。算是他情感的一个细小变化。这一叫,叫得玉罗刹心里甜丝丝的。

  尽管如此,那时,卓一航的心里还是想着去京城,并不想留在江湖,所以,他与玉罗刹分手时,有过小小的争执,但因双方萌动的情愫,这种争执并没有造成震动。

  卓一航知道自己已爱上玉罗刹,是在玉罗刹第一次与白石道人正面冲突之时。那是在武当同人迎接卓一航去接任掌门的途中,恰遇玉罗刹,因为玉罗刹曾经戏弄武当子弟,被视为武当的公敌,不免引起相斗。

  卓一航夹在当中,左右为难。

  “再看玉罗刹,玉罗刹坐在铁飞龙身后,若无其事的左顾右盼,卓一航正巧碰到她射来的目光,慌忙低下了头,一颗心更跳得卜卜作响。”

  红云道人即将败在玉罗刹手下之时,黄叶道人让卓一航出手去帮师叔,他也是“如痴如呆,目注斗场,手足冰冷”,并不出手。

  后来玉罗刹佯装败退,才了结了此事。

  自此,武当的元老便处心积虑地阻挠卓、玉的姻缘。卓一航也处于无休止的矛盾之中。

  卓一航可以抛弃金钱,比如玉罗刹劫了他祖父的银两,他只是一笑置之,他也并不怎么留恋仕途,但是,要在本派与玉罗刹之间作一种“两者只能其一”的抉择,他无疑会十分迷惘。

  武当派的元老如白石、黄叶等,以及小一辈的耿绍南等,并不是坏人,相反,是大大的好人,站在他们的立场,敌视玉罗刹无可非议。武当派代表了一种习俗性的是非观念,代表着规范与正统,而王罗刹则代表着叛逆。

  卓一航选择玉罗刹,则意味着他要完全舍弃人间的荣誉,乃至归属感。他必须从现世抽身,凭着情爱,无声无息地生存于天地间。

  卓一航的性格当然有官家子弟气,优柔寡断,多情缠绵,缺乏直爽与果断。尤其是梁羽生有意无意之间受到《红楼梦》的影响,行文间仿佛将卓一航写成了贾宝玉式的人物。

  他在玉罗刹面前的行为与心态像个小弟弟,加上他的武功在小说中不算最高,每次遇险,都要大喊“练姐姐”来救助,所以,他的形象并不怎么讨人喜欢。

  不过,他的用情之专却毋容置疑。

  白石道人介绍自己的女儿何萼华给卓一航,希望能成就一段大好姻缘。“何萼华谈吐文雅,态度大方,论本事文才武艺俱都来得。然而不知怎的,卓一航总觉得她缺少了些什么东西似的。是什么东西呢?卓一航说不出来,也许就是难以描绘的、蕴藏在生命中的一种奇异的光彩吧?这种光彩,卓一航在玉罗刹的身上可以亲切的感知,也因而引起激动甚至憎恶,但就算是憎恶吧,那‘憎恶’也是强烈吸引人的。”

  后来在大沙漠中遇到何萼华的妹妹,何绿华美丽可爱,纯真可人,但卓一航并无丝毫的动心,何况那时玉罗刹已经头发变白。

  即使他以为戴上丑陋面具的玉罗刹是真的如此,依然没有放弃要与玉罗刹一起的愿望。

  卓一航的感情高潮是在玉罗刹大闹武当山以后掀起的。他终于对他的师叔们说:

  “请师叔原谅,另选掌门,弟子去了!”在江山与美人之间,他选择了美人。或者说,在外在的功名与内在的欢喜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人的不幸在于:从出娘胎开始,社会为我们规定了一切,”为了这一切,我们读书、劳作,或者去做一切我们并不想做的事。

  但在我们的内心,会有不时的冲动,为一个心爱的女子,为一种“越轨”的行为,为一片沉寂的风景……,只是我们屈服于社会的制约,放弃了那些源自我们灵魂的冲动。

  服从这些冲动,我们得到的是生命的愉悦,失去的却是社会的认同,或者其他利益的损失。

  人到底是为自己的欢喜而活呢?还是为着社会的期待而活呢?

  卓一航摆脱了痛苦的挣扎。

  因为他明白,如果不能无所顾忌地去爱玉罗刹,他的一生就是没有真正地活过。

  不管什么样的后果,他从山上下来,要去寻找自己的心爱。他可能一无所有,但他这样做了,他自己就会有充实的满足。

  “于是他一剑单身,迎晓风,踏残月,穿过三峡之险,从湖北到了四川,从四川进入陕西,又从陕西来到山西。几个月的旅程,时序已经从木叶摇落的秋天到雪花飞舞的寒冬了。”

  得知玉罗刹已白了少年头,并隐遁天山之后,他的想法是:

  “她不见我,我也要见。即使终于不见,住得和她相近一些,我也心安一些。”

  “莫说她白了头发,即算鸡皮鹤发,我也绝不变心。海枯石烂,天荒地老,此情不变。皇天后土,可鉴我言。

  便踏上了赴天山之途。

  在天山历经风霜,终于见到玉罗刹,怎奈这时玉罗刹却不肯重续旧欢。

  卓一航道:“练姐姐,我找了你两年多了!”白发魔女道:“你找她做什么?”卓一航道:“我知道错啦,而今我已抛了掌门,但愿和你一起,地久天长,咱们再也不分离了。”白发魔女冷笑道:“你要和我在一起!哈哈,我这个老太婆行将就木,还说什么地久天长?”

  卓一航又扑上前去,哽咽道:“都是我累了你!”白发魔女又是一闪闪开,仍冷笑道:“你的练姐姐早已死啦,你尽向我唠叨做甚?”卓一航道:“你不认我我也要像影子一样追随你,不管你变得如何?我的心仍然不变!”白发魔女又是一声冷笑,冷森森的“面孔”突然向卓一航迫视,道:“真的?你瞧清楚没有?你的练姐姐是这个样儿吗?”卓一航几曾见过这样神情,不觉打了个寒颤,但瞬息之间,又再鼓起勇气,伸手去拉白发魔女,朗声说道:“练姐姐,你烧变了灰我也认得你。在我眼中,你还是和当年一模一样啦!”

  人生的悲剧在于不能重复。旧欢一旦成昨日黄花,又岂能在今日重新开放。

  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情境,都只会经历一次。就像在赌博时,失了一次手,便想: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便会如何如何。但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再出现。

  任何一种牌局,都是一刹那的因缘,转瞬即逝。

  难怪张爱玲会说:“要赶快,要赶快,时代不会等待。”

  然而,卓一航却必须耐心地等待下去。

  他找到了传说中能令青春恢复的雪莲,却要在六十年后再开花。

  他找到了挚爱着的玉罗刹,却只能像看着“头顶上的星星,离自己像是很近又像很远”。

  这样的结局最好。

  人生本来就少有圆满之事,而美丽的东西只能是星星,只能像星星那样遥不可及,才会永远美丽。

  在现代商业社会,爱情如同快餐,如同一次性消费的物品,太多的一见钟情,太多的来去匆匆。

  一个二十一岁的现代女孩说:不知道我曾有过多少恋人。

  卓一航与玉罗刹的相恋,也包括所有武侠小说中的恋情,读起来恍如童话一般。

  忠贞不移,海枯石烂,此心不变。这样的情爱是我们向往的。

  但世间真有这样的情爱吗?

  不变与变化,到底哪一样更真实,更逼近人性的本质呢?

  怨女望夫,凝成望夫石,成为千古爱的赞歌。

  诗人却说:与其在崖上站立千年,供人观看,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这里涉及到人生观的落差。

  对于一些人而言,忍耐、压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成就,因为战胜了自己的欲望。

  对于另一些人而言,解放自己的欲望才是幸福。

  问题在于当事人的心态。

  当然,卓、玉之间的爱并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这是自然的,不可遏制的男女之情。

  读者的疑问可能在于:这样相爱是否真能一成不变。

  蔡澜曾写过一篇短文:最大的谎言。

  他说的最大的谎言就是男女间的山盟海誓,因为他认为这既不可能,也实际上无人能够做到,只是男女间自欺欺人的美丽谎言。

  那么,武侠中的爱情故事也只不过是幻想的寄托。

  绝对的圣洁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人类永不停歇的追求圣洁的心。

  卓一航、玉罗刹之类的人物也许并不真实,但在一般人的心灵深处,也许会不时浮现,是我们神往的那一种情爱和理想。

  关于卓一航的人生道路问题,作者借卓一航这个人物表明了对于官府、正统的厌弃,给人的印象是,知识分子只有走向民间、草莽,才有成为一个好人的可能。这是梁羽生其他小说也经常流露的信息,也是别的武侠作家经常持有的观点。

  知识分子自身有弱点,必须予以改造。劳动者的人格力量超过知识分子。这是五四以来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所持的思想。所谓劳工神圣的口号,正是典型的反映。

  梁的小说也大抵具有此类倾向,对于知识分子的弱点刻画得较多,总不如那些江湖侠士来得可爱。梁羽生或其他的类似作家,本身均为知识分子,如此写法,不妨看作是自我反省。

  但沿着此思路,以为社会的发展必得借用暴力,则是很值得商榷的。梁的小说中,那些侠义之士都是对社会不满的人,因为不满,就想推翻政权,重新建立一个新世界。这听起来很动人,实际上如何,却值得深思。

  不满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不满只是情绪的发泄,而不是理性的思考,则对于人民有百害而无一益。

  要么消极的忍耐,要么破坏的造反,缺少的是改革性的自我调节,这是中国社会的悲剧。

  从梁羽生的武侠,以及其他人的武侠中,我们能够看到这种中国式的民众心理,是如何被小说家以人民的名义美化的。